三月初翁理事長提出於市民農園挖掘一個生態池,再經過地區勘察與討論後,決定於涼亭旁草坪示範建造一小型生態水池,並且以就地取材方式,決定不使用水泥與塑膠布,達到蓄水與吸引生物多樣性之觀賞生態池。
經過約三天之挖土與構形,一個形狀類似台灣地圖之水池已初步完工,為了安全起見,平均深度只有10至30公分左右,另外為達到蓄水功能,也以牛踏方式進行防漏處理,並用泥漿塗抹池子四周邊緣,整個施工完全以人工方式執行所謂的生態工法。
生態池動工
翁理事長親自挖掘生態池
於水池完成後先進行放水測試漏水情況,初步講解看來雖有少許滲漏,然還算可以接受範圍,於是開始將睡蓮、芙蓉蓮、荷花、布袋蓮、小魚等生物加入池中,三月底還向參加有機栽培認驗證學員講解生態池建造程序。
理事長向有機栽培認證學員介紹生態池
Jason向有機栽培認證學員講解生態池建造方法
生態池吸引豆娘來訪
生態池吸引豆娘產卵
目前農園生態池已經吸引了許多生物來訪,數量與頻率最高的就是豆娘,幾乎隨時都可以看到四、五隻豆娘於池上飛舞、交配、產卵與停留,儼然已成為它們美麗的家園,相信還會吸引更多美麗生物成為樂於探訪有趣景點。(Jason 2010/04/15)
初步完成之 生態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