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在尖石鄉那羅部落錦屏國小運動場正後方,有塊很特殊的田地。
這塊三分多山坡地,原先由官老爺開闢成四層的梯田,二年多前種植高麗菜,兩夫妻辛苦耕耘了一整年,正等著豐收時,恰巧碰上高麗菜毒死鴨子新聞事件,結果一粒也沒賣出去,血本無回。高麗菜免費送給慈善機構做愛心,確被拒收。兩夫妻成為新聞事件的受害者之一,心寒不已,決定放棄農業生產的念頭。
今年初春,在天主教世光教院上班的官老爺,偕同院長黃修女及多位同仁上山一遊。看到這塊荒蕪的梯田,任由雜草叢生,大家異口同聲說可惜,應該好好使用才對。
生性樂觀又擅於整合資源的黃院長說,這塊地應該可以開發出來。這句話讓旁邊的人都有信心起來了。
過完農曆年,有十三年有機農耕經驗的台灣有機生活協會翁理事長願意來幫忙,加上勞委會立即上工計劃每人每月一萬元的補助,聘請了秀妹、雅給及威士比三人,終於在三月一日上工了。
三月初春寒料峭,雨勢時大時小,一整個月有二十天都在下雨。大伙利用陰天趕緊砍除比人高的牧草,在用割草機除大片的芒草,四個人花了四五個工作天,才算把雜草搞定。利用天晴,大伙一起將灑水管移位,再放火把乾草燒掉,一則可燒成灰燼當肥料,二則可將病蟲剎死,可謂一舉兩得。
種蔬菜需要營養。三月十二日進來50包30公斤的有機肥料,加上採購聖女小蕃茄、茄子、糯米椒、南瓜、甜菜根等苗,同時準備買些種籽如水果玉米、四季豆、長豆等來自行育苗,以節省開銷。
外面下著雨,幸好有農場旁有工寮,大伙一邊燒柴烤火,一邊用穴盤育苗,兩三天下來,育了十幾盤,一千多棵的種苗,好有成就感。
官老爺看到大伙以鋤頭在鬆土、開溝,實在太沒效率了。旋即開著中耕機來支援,沒幾天功夫,將所有肥料都混入土壤中,梯田成了好幾個菜圃區塊。利用雨停的空檔,搶著將種苗移入菜圃區內,終於讓種苗可以長置久安了。
四月依然下雨不斷,溫度還是冷咧,因而種苗發育遲緩。我一樣時間栽植的水果玉米,在台中市民農園已高出這裡的一倍了。雖然這裡環境氣候不佳,但大伙心情還是充滿著期待。這個月主要工作就是除草、砍竹子、搭瓜藤類的棚架,將種苗照顧好 。
五月天氣穩定,太陽高照,暑氣逼人。雜草這時長的最快,而所種的玉米、地瓜葉、紅鳳菜、糯米椒、聖女小蕃茄…正需要水源及養份。每天定時灑水,再加上用黑芝麻粕製作的有機液肥,蔬菜成長速度,果然令人滿意100%。
六月份地瓜葉、空心菜、甜菜根、四季豆陸續可以採收了。世光教養院職工福利會選定這好山、好水的農場來體驗採菜樂,中午在工寮舉辦有機養生教學活動,加上參訪那羅附近的景點,如文學屋、煤礦園區、青蛙石、泰雅勇士大雕像、錦屏泰雅景觀橋及水月梧桐溪底戲水,這樣健康養生又具人文生態的一日遊活動,讓參加者留連忘返,印象深刻。
七月每周四採收蔬菜、整理打包後,每包半斤20元的有機蔬菜直銷給有機愛用者。價格優惠,品質不比有機商店的差,每週的蔬菜皆出售一空,廣受消費者喜愛。
這裡生產的有機蔬菜數量不多,但迄今已有數萬元的收入。對農耕隊而言,這就是最大的肯定與鼓勵。
有機就是生機,就是活化農地。
希望藉由本次墾荒的經驗,達到關懷原住民,整合政府資源的示範作用,達到人文關懷與生態保育的最高人生哲學境界。(980720)